中青学社——2019年度压轴戏落幕

来源:中艾协 发布时间:2019-12-25 浏览次数:14341次

又是一年总结季,看看中青学社这一年干了啥?

    伴随着震撼的开场视频,2019年12月6日中青学社在珠海上演了年度压轴戏—— “2019年艾滋病领域中青年医生培训总结会”,来自全国各地共计110余位中青年医生与10多位专家面对面交流、心连心沟通,获资讯、展视野,聊实践、谈案例,参大赛、争第一。中艾协王新伦秘书长,中艾协艾滋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艾滋病青年学组组长、广州第八人民医院蔡卫平教授到场致辞,激励学员利用中青学社的平台,提高能力、抗艾先行。

 下面看看大戏演了啥?

 

HIV临床大咖带来最新资讯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蔡卫平教授为大家速递了“第17届欧洲艾滋病大会(The 17th European AIDS Conference)”的精选资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赵红心教授报告了WHO 2019指南精选内容。两位教授的解读,让我国临床医生能够全面了解和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指南之间的差异,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我国的诊疗指南。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王辉教授讲解了“HIV治疗全程管理”。全程管理不仅指HIV临床诊断后的初治、经治和长期治疗,还涉及暴露后预防。王辉教授以深圳三院实践为例,强调了早期诊断是治疗管理的第一步,ART依从性是HIV感染慢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深圳三院在中艾协的支持下已开启“艾滋病预防阻断门诊”,而且每年为接受ART的患者检测四次病载,全部用国产试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张彤教授介绍了核心药物推动ART发展,回顾了ART药物30年演变及主要成就。新药问世意味着医生需要掌握新的治疗方法,需要及时的培训以了解药物的疗效和价值。因此资讯的传递不仅让医生受益也能惠及更多的患者。

 

多学科专家提供最佳临床实践

     参加中青学社,不仅仅是了解和学习与ART相关的资讯和药物哟!河南省传染病医院赵青霞主任主持的“节目”就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专家们与学员分享最佳临床实践,如“HIV 机会性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时机和方案的选择”(北京地坛医院王凌航教授)、“艾滋病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北京地坛医院张强教授)、“抗病毒治疗血脂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武汉金银潭医院阮连国教授)、“艾滋病相关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研究”(成都公卫临床医疗中心魏国教授)。专家们倡导策略、统一认识、规范治疗。不仅如此,学员如需要医院管理经验,也能有所收获,“重庆公卫感染科科室建设策略与成效”(重庆公卫医疗救治中心陈耀凯教授)展示了艾滋病诊疗救治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之后,王凌航教授携三位专家与学员们面对面,有问有答,专家敲黑板、学员划重点。专家们说医生要转变观念,病人也要转变观念,过去我们的病人只是活着,现在我们有条件让病人活得更好。医生能力的提高就能确保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服务。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青年专家们的风采吧!

           来中青学社,一定不虚此行!据调查93.55%的青年医生认为在HIV领域新进展方面有了新的认识,83.87%的青年医生对HIV临床大咖论坛非常感兴趣。

 

青年医师病例演讲精英赛

    经过全年9场培训选拔的优秀青年医生们登台演讲,看他们明明可以拼颜值,却要拼实力。所有演讲的病例都是他们的日常积累,有正经八板说案例的、有声情并茂讲故事的。案例演讲体现了他们对自己工作的勤勉、干劲和激情,也体现了他们的自信和责任。

            广州第八人民医院何浩岚教授作为比赛主持,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姜天俊教授、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刘春礼教授作为评委就现场演讲内容、语言表达、仪表风范及综合印象四个方面对参赛选手点评,在学员的参与下选出了冠亚季军。相信经过历练的青年医生们会愈加出色。姜天俊教授在点评时鼓励中青年医生要重视记录病例,要做研究型医生,既要救人还要做学问。要像福尔摩斯一样通过观察去发现致病的元凶,积累一个个病例不仅能治疗病人,还能推动医学的发展。

   培训时间有期限,践行使命无终点,抗艾攻坚永远在路上。

  

2020年——看中青学社要干啥?

   蔡卫平教授希望“中青学社”要继续办下去,未来的培训和研讨要有三新:

新面孔”,让更多从事艾滋病治疗的医生有机会参加培训;

新内容”,让学员了解与艾滋病相关的国际会议资讯、解读新研究新知识新产品的发展趋势;

新措施”,要邀请更多领域的专家参与,采用更多的方式提升能力。

    2020年,中青学社将启动艾滋病领域精英研修班!希望中青学社越办越好!

 


感谢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对中青学社培训活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