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机构> 详细内容

中艾协艾滋病并发症多学科协作专业委员会2021年“携手抗艾,多科协作”学术交流会议在京召开

来源:中艾协 发布时间:2021-04-28 浏览次数:15174次

    2021年4月22日,中国性病艾滋防治协会艾滋病并发症多学科协作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并发症多学科协作专委会”)“携手抗艾,多科协作”学术交流会议在北京召开。中艾协王新伦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吴昊教授,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主任、副主任委员吕玮教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染科孙永涛教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陈谐捷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何云教授及专委会常务委员、委员等来自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多学科专家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


搭建高水平专业平台 聚焦艾滋病临床多学科协作

    王新伦秘书长在致辞中说,2020年9月8日中艾协第六届一次全体理事会议审议通过了成立并发症多学科协作专委会。希望专委会充分发挥理念优势及专家资源,引领全国艾滋病多学科协作团队,聚焦艾滋病学科前沿热点问题,尤其是疑难重症病例和涉及不同学科交叉的非艾滋相关性疾病的诊疗,广泛、深入开展学术讨论和经验分享,打造高水平医学交流合作平台。目前中艾协设立了学术委员会和22个专业分支机构,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和学术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今年9月下旬,第七届学术大会将在厦门举办,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共享这场学术盛会。


    主任委员李太生教授介绍了专委会筹建工作及年度工作计划。专委会的成立,旨在为国内HIV防治专家与各个临床专科、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搭建专业平台,促进多学科团队组建、开展学术交流,解读艾滋病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策略、国内外最新指南和科研进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规范全国各级医疗机构非艾滋定义性疾病临床诊疗工作。专委会将致力于建立中国艾滋病并发症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提高诊疗服务水平,有效降低HIV/AIDS患者病死率及新发感染率,切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李太生教授还介绍了历年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临床研究,特别是“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多学科携手抗艾的主要成果。



“携手抗艾,多科协作”学术交流精彩纷呈 

    孙永涛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吕玮教授、何云教授和陈谐捷教授分别主持了学术报告和讨论交流环节。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夏维波主任系统介绍了骨质疏松发病机制、HIV感染本身及抗病毒治疗药物对HIV/AIDS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提出了骨质管理思路及预防骨质疏松的临床工作要点。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叶俊杰教授以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为例讲述了我国第一例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患者的发现和诊治经过,并对过去20余年来诊治的HIV感染者的眼病进行了总结。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朱以诚教授讲解了“HIV/AIDS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并重点介绍了HIV/AIDS患者脑血管病及中枢炎症性病变,对神经内科及感染免疫等学科交叉提出重点关注。


    北京佑安医院孙丽君教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马萍教授针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分别做了专题报告。



    专委会全体成员积极为专委会工作开展及全国艾滋病并发症多学科协作出谋划策。杭州西溪医院喻剑华院长建议制定专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及五年发展规划,以科研项目开展带动艾滋病诊疗多学科协作;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李惠琴书记建议更好地利用会议、培训资源,更多地采用“线上会议直播”或者“专题讲座录播”的形式,实现宣教培训工作下沉,使更多基层医生受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周泱主任医师建议更多地应用“病例讨论”教学形式,进行多学科临床病例深度解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玉叶主任医师认为帮助更多的医生理解交叉学科内涵有利于在临床科研和诊疗实践中发挥多学科协作专委会的优势;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利军副主任医师建议专委会应多关注提升基础医务人员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


    会议最后,李太生主任委员在总结中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艾滋病长期管理诊治的重要意义,强化感染科学科发展总体目标,鼓励所有专委会成员携手攻坚,兼容并进,共创艾滋病诊疗工作新局面。